最新资讯
【校园动态】港科大李世玮教授荣获IEEE最高级别技术领域奖,创全球电子封装界新典范
日前,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宣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系统枢纽院长、讲座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理事长李世玮教授荣获2026年度IEEE Rao R. Tummala Electronics Packaging Award。此次授奖旨在表彰李教授于无铅焊点可靠性及推动电子封装全球化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该奖项将于2026年5月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举行的IEEE电子元件与技术大会(ECTC)上颁发。在该次电子封装界的旗舰会议上,李世玮教授将会在颁奖典礼中发表主题演讲。
【活动回顾】城市可持续科技创新生态:全球视野与香港锚点
7月4日,由绿色未来创新生态网络 | InnoSpace GBA 及香港房地产科技协会(HKPTA) 联合主办,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 (SHCIRI) 与ULI城市土地学会协办,并得到了来自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数码港、香港科技园、明建会香港、香港建造业议会的生态支持的「城市可持续科技创新生态:圆桌对话x研究要点前瞻x访谈招募」圆满举办。活动闭门邀约了超过50位来自粤港沪三地产业界、投资界、学术界和初创企业的资深专家,共同探讨绿色科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投资与应用。
【校园动态】全港称冠!港科大6项前沿研究项目获研资局逾2.79亿港元资助
香港科技大学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辖下研究资助局的三大旗舰资助计划中,合共取得六项研究项目拨款,居全港高校之首。六个项目合共获批逾2.79亿港元资助,创下港科大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其在大型科研资助领域的领导地位。
【校园动态】强强联手!港科大与比亚迪共建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
香港科技大学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宣布共同成立「香港科技大学-比亚迪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以加速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及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 EI)等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联合实验室由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冯诺依曼研究院副院长、港科大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特聘教授谭平教授担任主任。
【校园动态】港科大 x 清华签订三项新合作:共育顶尖人才 · 共推创新科研 · 共设高管课程
香港科技大学早前与清华大学签订三项合作协议,重点推出电子与计算机工程领域首个「硕博衔接课程」、高阶管理培训项目,及共同设立跨校研究基金,全面深化两校在教研领域的协作。此次三项新合作将进一步凝聚顶尖人才、前沿研究与全球视野,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产学研
  • 科学研究

    深港协同创新实验室集群汇聚香港科技大学相关科学领域的中坚力量,围绕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重点发展方向,聚焦信息科技、生物科技、金融科技三大领域,深耕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研发输出。
    研究院实验室集群现已布局数据科学、机器人与自动化、能源与环境、集成设计、智能制造、先进材料、微电子及光电子封装测试、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院将携手科研团队,将先进的科研思路及开阔的学术眼光带到深圳,致力于为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创新贡献力量。.

  • 创新创业

    蓝海湾于2016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深圳产学研大楼成立,正式开始为创业社群提供有价值的创业服务。随着大学与福田区政府达成产学研合作,蓝海湾于2019年正式进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全面升级成为港科大首个跨平台校级创业孵化器。
    短短五年间,蓝海湾已在创业孵化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并成为港科大在大湾区的科创新名片。我们将以创新服务孕育突破,激发项目创造力及想象力,帮助种子团队将创新理念付诸于实践,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世界持续培养以应用港科大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独角兽企业。

  • 教育培训

    持续进修学院由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主导,依托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借助香港科技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及与业界的紧密联系,学院旨在为大湾区科技人才提供在职非学位教育与培训, 成为一个提供高质量高层管理教育及高科技行业发展动态分享的专业培训中心。学院根据产业动态及市场需求不定期举办短期课程、工作坊及研讨会,为湾区科技创新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为各大企业、政府机构、大专院校提供定制化课程。
    持续进修学院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建设课程和师资体系。目前开设的课程涵盖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电子技术、金融科技、科技领导力、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品牌战略、研究方法等10大模块,开发20多名师资以及20多门课程,由港科大教授及知名专家学者授课,为科技从业人员提供广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教育课程,以满足其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需求。.

    • 请填写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