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作者:Green Future
本文来源于:绿色未来
7月4日,由绿色未来创新生态网络 | InnoSpace GBA 及香港房地产科技协会(HKPTA) 联合主办,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 (SHCIRI) 与ULI城市土地学会协办,并得到了来自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数码港、香港科技园、明建会香港、香港建造业议会的生态支持的「城市可持续科技创新生态:圆桌对话x研究要点前瞻x访谈招募」圆满举办。活动闭门邀约了超过50位来自粤港沪三地产业界、投资界、学术界和初创企业的资深专家,共同探讨绿色科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投资与应用。
作为《城市可持续科技创新生态报告》的预热,瑞安旗下产业创新平台InnoSpace大湾区负责人李柏儒女士对报告前瞻要点进行了解读。
报告由绿色未来 | InnoSpace GBA与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共同撰写,并与香港房地产科技协会战略合作,致力于在全球前沿视野下,探索粤港沪三地产业、学术界、科研机构及投资界如何通过协同创新,推动创新科技在城市可持续场景中的应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报告以“场景–生态–验证”为结构化研究路径,从可持续城市的结构性挑战出发,围绕绿色能源、绿色建造、绿色楼宇、绿色交通四大重点领域,梳理行业趋势、产业需求与实践、高校研究方向等创新要素,最后落脚在瑞安新天地与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共同发起的「绿色可持续开放实验室」项目及科研课题实践上,探索社区级别的、可复制的创新科技概念验证模型,助力形成“可验证、可推广”的城市绿色创新机制。
“粤港沪产学研投协同,未来城市可持续科技创新生态”圆桌对话环节,邀请到建业集团主席、香港房地产科技协会会长,王承伟先生;以及港科大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港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杨晶磊教授,与李柏儒女士一起,共同探讨传统产业与新兴科技融合共生中,大湾区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产业场景、科研方向,及跨区域创新生态的协同可能。
杨教授表示,科研者需要去研究颠覆性的技术创新,突破知识边界,但同时更应该多与产业交流,避免技术与应用场景的错配,找到解决实际的问题的抓手,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去打造全新的生态。
在精炼、富有深度的议程以外,活动还在会场中设置了「城市可持续需求场景投票」创新互动环节,并在香港科技大学知识转移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特设「香港科技大学深科技创新项目展示」,希望通过这些互动及后续的进一步交流合作,能够打破不同领域和角色之间的壁垒,真正建立起跨行业、跨领域的沟通与协作桥梁,共同推动绿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