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作者:河套深圳园区
本文来源于:河套深圳园区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兼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特聘教授陈浩教授与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吴明祥医生受邀亮相《河套科创说》栏目分享新成果——MOME模型:AI赋能乳腺癌诊断。这是世界上首个乳腺核磁共振多模态大模型,能在无创前提下实现良恶性肿瘤精准分析,准确度媲美拥有五年以上经验的放射科医生。
这项研究由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市人民医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完成。通过结合港科大AI技术优势与深圳临床资源特色,项目实现深港两地在医疗AI领域的创新合力,加速推动智慧医疗的科研探索,并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打造出成功范式。
以下内容来源于:河套深圳园区
今年4月,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市人民医院等联合研发多模态专家混合(MOME)人工智能大模型,可显著提升乳腺核磁共振成像诊断效率,为我国不断增长的乳腺癌诊疗需求提供新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相关成果已于今年4月发表。
本期河套科创说邀请该项目核心成员——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特聘教授陈浩教授,以及深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吴明祥医生,揭秘这一AI医疗创新背后的故事。
深圳市人民医院吴明祥医生(左三)、科大助理教授陈浩教授(右三)、研究生辛亿(左二)及其他团队成员合照。
| 供需挑战:不断增长的诊疗需求
“乳腺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癌症之一。”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新发乳腺癌病例35.72万例,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第二位。
乳腺核磁共振拥有极高灵敏度,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筛查需求增长,诊疗体系正面临供需失衡瓶颈。吴明祥医生以数据展现目前困境:“我国放射影像数据量年增速达30%,而放射科医生数量年增幅仅4.1%。”项目的研究初衷,便是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精准诊疗乳腺癌。
| MOME:AI助力乳腺癌诊断
训练自全国三家医院5205名患者乳腺核磁共振数据,MOME大模型肿瘤良恶性判断准确率超90%,与5年经验以上放射科医师水平相当。
“这是世界上首个#乳腺核磁共振多模态大模型。”陈浩教授介绍。“它能在无创前提下实现良恶性肿瘤精准分析,减少病理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并加速临床诊疗时间。”
吴明祥医生补充道,一套乳腺核磁共振图像包含上千张图像,而MOME相当于为医生配备AI助手,辅助医生快速浏览核磁图像,缩短初筛时间,快速定位可疑病灶并定性分析。
研究团队利用来自三家医院的多参数乳腺磁力共振数据,成功研发针对乳癌诊断的MOME模型,实现了无创的恶性肿瘤诊断、分子亚型分类以及患者对前辅助化疗的反应预测,为乳癌的个人化治疗管理提供莫大帮助。
| 立足河套:深港协同新模式
2022年,MOME大模型项目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现深圳市科技创新局)深港澳科技计划重点专项资助。随后,研究团队选择在位于河套深圳园区的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设立实验室。
“河套的区位优势让我们能同时发挥港科大AI技术优势与深圳临床资源特色。”陈浩认为,这种“AI+专家”的人机协作模式具有示范意义。“市人民医院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和经验丰富的专家,港科大有优秀的人工智能技术、算力平台和工程基础,双方强强联合,有利于探索可复制的智慧医疗方案。”
随着MOME大模型在多家医院投入临床验证,研究团队正持续优化其泛化能力,进一步展现AI医疗领域的深港创新合力。值得关注的是,港科大同期还发布了三款病理AI大模型,涵盖通用型医疗AI、可解释性AI等方向,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了新动能,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