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9 作者:HKUST
本文来源于: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携手设立「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7月25日正式于港科大校园揭牌,标志着双方在医工结合领域迈向全新里程。此次合作聚焦超声波、病理及放射等核心项目,通过人工智能(AI)与医疗影像的深度融合,推动医学科技创新,为全球医疗进步注入新动力。
「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联席主任由港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兼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港科大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特聘教授陈浩教授和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郑传胜教授出任。根据协议,联合创新中心将通过学术互访、师资培训、联合申报项目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深化合作。
以下内容来源于:香港科技大学快讯
港科大与武汉协和医院携手设立「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今日正式于港科大校园揭牌。
揭牌仪式由武汉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教授、党委副书记汪宏波教授等一行人亲临港科大校园出席,与会的港科大代表则包括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工学院副院长(研究及研究生教务)钟志成教授等。一众嘉宾更参访港科大冯诺依曼研究院,并与港科大的学者交流,商讨中心的发展计划,并就创新项目基金及医学生与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讨论。
武汉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教授(左九)、党委副书记汪宏波教授(左八)等一行人亲临港科大校园出席揭牌仪式,与会的港科大代表则包括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右十一)、工学院副院长(研究及研究生教务)钟志成教授(右十)等。
根据协议,联合创新中心将以医工交叉为核心,聚焦AI赋能医疗技术研发,并通过学术互访、师资培训、联合申报项目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深化合作。通过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双方将致力于在放射、超声波及病理领域方面,加快推动多模态医疗大模型的研发,推动智能诊断系统、精准诊疗及智能医疗装备的创新。
「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联席主任陈浩教授(右一)带领一众嘉宾参访港科大冯诺依曼研究院。
郑光廷教授表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是推动医疗创新的的重要力量,而医学与工程学、数据科学等前沿学科的深度融合,为疾病预防、诊断、监测,照护及治疗开辟全新的发展方向。港科大在数据融合、创新算法及超算基建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与武汉协和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相结合,将加速AI医疗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此次合作不仅彰显跨学科跨地域协作的巨大潜力,更将推动智能诊断、精准医疗等前沿应用成果转化落地,为全球医疗健康贡献创新解决方案。」
武汉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张玉教授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医工交叉融合已成为最具活力与前景的创新方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作为医疗国家队,各项医疗指标全国领先,具有病源多、病种全、学科强的特点。双方的合作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战略性共建,也是共同推进医学科技创新的务实性举措。希望双方发挥核心优势,深挖合作潜力,以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郑光廷教授(左)及张玉教授(右)互相致送纪念品。
| 合作渊源
武汉协和医院为中国顶尖医疗机构,拥有丰富临床经验及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每年服务门诊患者690万人次、住院患者42万人次及手术患者15.6万人次,为推动多模态医疗大模型提供重要的临床支持。
港科大与武汉协和医院的合作始于2023年,当时张玉书记首次率团访问港科大,至2024年,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并于同年11月在武汉协和医院率先设立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的基地。其后,双方在AI与医疗影像研究领域持续合作,在多中心超声数据集构建及基础模型研发方面,更取得突破性进展,包括成功研发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超声大模型,结合近百万病人的超声波数据,其中,甲状腺结节诊断方面的准确度媲美资深医生。
「医工交叉联合创新中心」联席主任由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兼生命科学部助理教授陈浩教授和武汉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郑传胜教授出任,联席副主任则由港科大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副教授黄子维教授和武汉协和医院超声科主任谢明星教授出任。其中港科大陈浩教授和黄子维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近年分别成功研发四大崭新的AI医学大模型;及能准确检测病人体内是否仍有残馀癌细胞组织的崭新细胞成像技术,推进医疗创新的发展,转化科研成果落地,裨益医生及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