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睿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思睿新闻 > 最新资讯 > 科创 > 大湾区之声《科创梦工场》栏目专访香港科技大学李世玮教授

大湾区之声《科创梦工场》栏目专访香港科技大学李世玮教授

2022-05-12 作者:HKUST

本文来源于:香港科技大学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平台执行院长李世玮教授就“致敬大湾区建设者”主题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科创梦工场》栏目的专访。

1656229962422182.jpeg

从珠江两岸到碧海港湾,从跨海超级工程到城市重点基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者们挥洒汗水,用奋斗书写着自己的故事。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科研一线,一代代劳动者奋力奔跑,他们跃动的身影定格成奋斗中国最美丽的画卷,也汇聚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磅礴力量。他们的名字普通又不普通,他们的事迹平凡又不平凡,他们见证了中国人勇攀高峰的坚定志向,也折射出劳动者的精神品格。从5月1日起,科创梦工场推出了系列专访—大湾区建设者的故事,5月7日邀请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系统枢纽署理院长李世玮讲述大湾区建设者的故事。

1656229995101246.jpeg

在过去的20年里,李世玮教授作为电子和LED封装领域的学者,不仅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大湾区,更是直接参与大湾区建设,同时管理着香港科技大学在深圳、佛山多地的科大研究院、工程中心和创业孵化器等科研创新平台。李世玮教授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这所全新的融合学科大学里创建的融合学科平台-系统枢纽,有着非常清晰的规划和愿景,接下来请听本台特约记者黄倩与李世玮教授的对话。

1656230038192996.png

请扫描二维码收听音频


问:李院长,您好!我知道您已经在内地工作和生活有很多年的时间了,而且是亲身经历了香港科技大学在内地布局的不断拓展。深圳、佛山,包括在广州,都是搭建了不同的平台。有研究院、研究开发中心、蓝海湾的孵化港和创新的研究院等。那在这一系列的这个变化当中,您是如何来看待的呢?

李:基本上我们就是属于在轨迹上面的一些片段,其实是由于大环境演进,我们就跟着大环境,也刚好遇到地方政府提供的一些资源,所以我们就顺势而为。

问:从香港本地逐步地把触角延伸到了内地,而且是在不同的城市来进行布局,但也有各自的侧重点是吧?

李:是的,但是我们其实并不是遍地开花在不同城市,我们还是有一个轨迹可循的。基本上港科大在内地的发展就是沿着广深港高铁,因为任何的平台或者活动的推动,交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就一直沿着广深港高铁的发展来推动科大的内地的平台。            

问:交通发展了,相应的就会带来很多的流动。包括人才的流动是吧?

李:是的,没错。

问:现在大家非常关注正在筹建当中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它提出的目标是建一所高水平的促进融合学科发展的大学。那我们在这儿怎么去理解这个融合学科呢?

李:这的确是我们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一个主要的特色。其实,融合学科这个名词并不是港科大所创造或发明的,在过去,很多人都曾提出过类似的概念,也有不同的讲法。譬如说融合学科,交叉学科等,但是我们也没有看到任何人能够真正把这个所谓的融合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定义讲得很清楚。我们的认知是这样子,基本上融合学科一定是要有不同的传统学科来参与,然后产生有机的结合,发挥1 + 1大于2的效果,但是你要把它很严谨的用文字定义,事实上是难以做到的。重点还是要看怎么样去执行,其实也有点像摸着石头过河一样,就是大家有一些基本的概念,知道要多学科,然后要有互动,要有有机的结合,不只是混合,事实上是化合。混合只是两个不同的物质混在一起而已,彼此可能并不相关,只是挨在一起而已。但是化合的话就是要做有机的结合,然后发挥更大的功能。其实在过去很多人提出类似的概念,但是都没有做得很成功,我们也不敢说我们一定可以做成功。这一次借着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契机,我们就试着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推动这个融合学科的概念和做法。实际上的做法,我们的确是有跟过去一些不同的理念和方案。

问:这个不同的理念和方案具体如何体现呢?就是说,我们在建这个融合学科大学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把这四个字从最初我们具有这样的设想,然后到实施去一以贯之呢?

李:首先就是在学术架构上面,我们采用了不同的名称。我们要做一个创新的学术架构,如果我们沿用传统名称,那很容易造成的的结果是,大家一看到那个学院那个系,大家就是说反正就是这么回事吧。

问:好像没什么变化,是吧?

李:对,大家心里面都有一个传统的窠臼,就会觉得你按传统这么叫,那也就离不开传统了。我们为了避免这种模式化,所以对传统的名称做了改变。我们在整个学校设立了四个枢纽,枢纽的规格相当于学院,但我们不叫学院。另外,我们说的十六个学域的规格等于是系。或许你也可以讲我们采用新的名词来吸引眼球。但是我们的用意不止于此,我们也希望透过学术架构名称的改变能够达到一个颠覆性改变我们传统学术架构的目的。

问:您刚才说我们是四大枢纽十六个学域,表面上看是通过这样的名称来和过去的一些传统的学院或者是系有所区别。但是,其实从这个名称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变化和创新。单纯从枢纽这两个字,如果直观的给到大家,大家可能想到的是像交通枢纽一样,它是四通八达的。那我们在学术建设方面用的枢纽这样一个划分的体系,那是不是也是希望把我们的这些原有传统的一些系也好,院也好,通过枢纽的方式把它串联起来,就像您说了我们不做这个传统的,而是要去为了构建这个复合型的人才,我们能够在各个单一的学科当中去做一个串联。

李:是的,没错,当初选择这个枢纽的名称也是费了很多苦心,最后决定枢纽这个名词。的确,大家一看枢纽或者英文里的Hub,就是一个交通的汇集中心,或者也可以讲是控制中心。所以一看到这个名词,就会让人家联想到有很多东西汇集到这儿来,然后又从这个地方辐射到外面去,所以我想这个名称本身就是相当具象的。我们在实际操作上来讲,枢纽是一个学术行政架构的中间一环,但是我们在每一个枢纽下面所设的学域,其实并不是一定要受限于那一个枢纽的完全管辖,就相当于我们过去有个工学院,工学院下面有些机械系、土木系,就好像这几个系就是受那个工学院管。但是,我们的概念并不是这样子。我们的概念是下面的那几个学域透过那个枢纽,然后辐射到其他枢纽里面的学域。所以这个枢纽的概念其实是比较像通道,而不是说是一个管理机构。它是便于各个不同的学域,透过这个枢纽的平台或渠道产生互动。另外,我们在这个学域里面的做法也非常强调多学科的互动。所以我们的每一个研究生都要求要双导师,而且这两个导师要有不同的学术背景。由于双导师共同指导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的论文天生就含有跨学科或者融合学科的基因。另外,我们在招聘老师的时候 ,也尽量找有多学科背景的。例如说,我们在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这个学域里面,我记得找到某个老师,他的专长就是叫做Bioinformatics,就在生物信息方面的。如果你看他受教育的轨迹,他的本科是学生物学的,然后他的硕士是学计算机科学的,而他的博士是学生化的。像这样的老师,他在培训过程的背景当中就已经吸收了各种不同的专业在里面,所以像这样的师资是我们所追求的。

问:在介绍这个枢纽时,怎么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您的身份是港科大(广州)系统枢纽的署理院长,您所带领的这个系统枢纽,它是由哪几部分来构成的?我们怎么样去搭建我们的目标呢?

李:我们系统枢纽下面的四个学域分别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智能制造。从这些学域的名称,我想大家也可以感受到相关的理念,天生就含有跨学科、融合学科的成分。我刚才讲过我们枢纽的作用,其实是沟通多于管理,但是我们每一个枢纽也必须要做出它的特色来。我们四个枢纽包括信息枢纽、功能枢纽、系统枢纽和社会枢纽。如果每一个枢纽只是一个交通平台的话,那我们前面的这两个字,信息、功能、系统和社会就没有太大意义了。所以我们每一个枢纽院长也都绞尽脑汁,希望把自己枢纽的特色能够阐述清楚,发扬光大。对于我们系统枢纽来讲,我们所追求的,其实就是整合不同学域,把科学知识和应用技术整合到同一个平台来,同时进行产业应用。所以在这里面,事实上是包含基础的研究和应用型的研发,到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场景能够把我们产生的知识跟开发的技术能够用起来,这样才能够形成所谓的一个系统。这是我们系统枢纽所特别标榜的一个大方向。

问: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有前沿的研究,但同时要去寻求更多的场景。就是让我们的研究能够实实在在地落地,和市场进行更好地结合,是吗?

李:对,就是说,我们所开发的知识也好,技术也好,到最后一定要有一个用途,而不是漫无边际的做一些科研活动。因为如果没有把这些基础知识和应用科技整合在一起,然后导入一个应用场景,那么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使用价值不大,那么就没法形成一个系统。所以我们一定要要求把这些科学知识跟应用技术能够结合,同时在实际场景能够发挥作用。

问:对,就是我们去研究的时候,不是说一门心思我只是闷着头去做我自己的研究,而不管市场上有什么样的需求。那我们最终这个研究的目的是要解决实际的问题的,是吧?

李:对,另外一个讲法,就是说以应用为导向的研发。

问:我们刚才提到了在系统枢纽当中有四个学域,有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还有智能制造。那这四个学域在各自的大方向是不是也都还有各自的小目标?

李:当然从名称上,大家就可以理解到他们各有不同的面向。比如交通和制造,应该就是很鲜明的,他们的确有不同的领域。生命科学跟制造,也有非常清楚的区分。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他们还是相关的。譬如智能制造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叫做增材制造,一般人比较了解,也就是3D打印。其实3D打印应用在生物医学方面是非常有前景的,大家也可能听说过一些人造器官,人造器官由于材料跟技术的发展,现在有可能是以打印的方式来制造,而制造的目的有可能是作为培训。如果能够用3D打印的方式把人体打印出来或者器官打印出来,那么这些医科学们在训练的时候,他们就有源源不断的样品,他们可以试验、可以学习,这也是一种智能制造和生命科学以及生物学工程的一种交叉的结合和应用。另外,譬如说在我们系统枢纽里面最近也在推动神经科学和机器人学结合,能够产生不只是像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所谓的送餐机器人或者是一条机器臂,我们现在对机器人的印象都是这种刻板印象,但事实上还没有真正把人类的神经系统放到机器人系统里面去。所以像这些都是我们目前在推动的一些方向。因此,我们也在学校里成立了一个新的研究中心,这个新的研究中心就叫做人脑与信息中心,我们希望能够把人体的一些生命科学方面累积的知识和技术跟我们纯机械或电机的系统结合,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更具有功能性的系统。

问:在我看来,您有三个身份,可以说是三个标签,既是学者同时还是创新者,另外您现在还是港科大(广州)系统枢纽的的署理院长,也是管理者。那您怎么样去做好三个身份的转换和协调?我知道您每天的工作特别忙,怎么去做好这些呢?

李:其实这也是一个时间的积累。我是1993年加入科大,到今年已经29年,将近30年了。刚开始也是需要去学习,用时间累计经验,经过相当的时间和场景,最后才能够喷薄出来,形成一个冲击。我在科大30年,前面20年首先我自己作为一个老师,同时也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科研的活动,然后在后半段就有比较多产业的接触,所以对于把科研推到产业应用,也累积了一定的基础,还有些产业的人脉,了解产业的结构,跟它的一些特征。然后接着就是把我过去在科研教学,还有产业合作互动,这些所有的经验总结起来。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我就慢慢地从过去的单纯的老师,科学工作者,还有跟产业的互动的工程师变成一个促成者。过去十年当中,用我累积的能量和经验,还有这些人脉来搭建平台,我希望我过去所累积的能量能够灌输给我们港科大的后起之秀,让他们能够更容易地去追求他们的理想和发挥他们的价值。我也希望在我后来的事业当中能够继续地为他们赋能,觉得我们做的是有价值、有贡献的事情。科创的路子都是非常漫长和遥远的,我们会尽力而为。 

问:还要一步步踏踏实实的走下去,那对于港科大(广州)还有您所带领的系统枢纽来讲,您对它的未来目前有什么样的期待呢?

李:期待我们港科大的创新理念能够坚持落实到位,我相信我们港科大的同事,我们都有共同的信念,大家携手同心,坚持走下去。最后希望能够看到我们的理念开花结果。

问:非常感谢李院长来接受我们今天的采访,谢谢李院长。

李:谢谢!


    • 请填写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