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睿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思睿新闻 > 最新资讯 > 教育 > 港科大(广州)系统枢纽署理院长李世玮访谈

港科大(广州)系统枢纽署理院长李世玮访谈

2021-10-22 作者:HKUST

本文来源于:香港科技大学

1655797049104647.jpg

对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系统枢纽(Systems Hub)署理院长李世玮教授来说,广州、深圳、佛山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都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过去的近20年里,李世玮教授作为电子和LED封装领域的学者,不仅将科研成果带到大湾区,更直接建设并管理着香港科技大学在深圳、佛山等地的研究院、工程中心、创业孵化器等科研创新平台。

具备着丰富的相关经历和体验,李世玮教授对于在一所全新的融合学科大学(港科大(广州))里创建一个融合学科平台(系统枢纽)有着清晰的规划和愿景。他说:“系统枢纽不仅要做最前沿的研究,还要让这些知识变得有用。我们要提出方案来解决跨学科的难题!”


640 (5).png

亲历港科大布局大湾区 

新校园“新想法”具挑战性

“其实我在内地已经活跃近二十年了。我从2002年开始与华为合作,后来又和中兴通讯、富士康等多家公司合作。”李世玮教授介绍,从2010年起,他和团队在内地的科研合作和活动变得更频繁、规模更大。

在李世玮教授的积极发起、推动和参与下,香港科技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已经设立了一系列科研、技术转化、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这些平台包括: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蓝海湾孵化港。

李世玮认为,在上述港科大内地平台已有的基础上,筹建中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意义更重大、功能更全面,也获得了各级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此前的平台聚焦产学研项目和创新创业,没有提供学位课程。但港科大(广州)的目标是建设成一所高水平的、促进融合学科发展的大学,在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后,我们将提供独具特色的学位课程,培养国家所需的高水平创新型领军人才。”李世玮说。

建设一所高水平的融合学科大学,“这个新想法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李世玮解释,港科大(广州)将采用创新的“枢纽”学术架构,打破传统学科的框架,实施“以探索为导向的融合学科主动学习模式”。在课程设置、学生的培养方案、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上都极具创新性。“我们必须积极地与秉持传统高等教育理念的人士进行沟通,让他们认同这个新概念。”


系统枢纽:

整合离散科技

建设研究平台

实现功能集成

在港科大(广州)的学术架构中,“系统枢纽”建立在“硬科学”(功能枢纽)和“软科学”(信息枢纽)的基础上,其使命是:建设整合离散科技的研究平台,并在系统面向实现功能集成;将深具影响力的科技引入大湾区,并探索于相关行业或社会场景的实际应用。

李世玮教授说:“我们要做最前沿的研究。我们会教育学生、开创知识。此外,我们还要让这些知识变得有用。换句话说,我们并非仅止于开创知识或仅止于教育学生,我们要提出方案来解决跨学科的难题!”

目前,系统枢纽下设4个学域(Thrust),分别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智能交通、机器人与自主系统、智能制造。具体来说:

生命科学将生物学和生理学原理应用于临床实践,其重点是经由研究证据确认,以建立标准化循证治疗。生物医学工程将工程学原理和设计构思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旨在弥合工程和医学两个学科之间的差距,通过工程学的知识和技术以解决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难题,从而促进医疗保健的发展。

智能交通旨在开发适应于各种交通模式管理的先进技术,为用户(驾驶员及乘客)提供可靠且体验良好的交通服务,同时为用户提供实时信息,提高交通网络的安全性,协调性和使用效率。

机器人与自主系统领域的研究包括“机、电、感、智、网”等多个方面,例如包括与设计、构造、操作相关的机械系统,电子电气系统,感知算法与传感器,人工智能核心算法的研究与应用。将解决传感、反馈、决策、规划和控制的各类复杂问题,从而使自主系统让机器人无需人为参与独立自主地执行任务。

智能制造涵盖具备高度自适应性、并能灵敏改善设计的计算机集成製造技术,结合数码化信息与数据分析,以促进更具弹性的技术生产力。此学域旨在开发和集成具有相互操作性的系统、多尺度的动态建模及仿真、智能化自动设备、强化网络安全、以及网络化传感器。


全面融合:

教授办公室随机分配 

每个学生配跨学科“双导师” 

李世玮谈到,从学术考核制度、学生培养方式,乃至教师办公空间的安排,港科大(广州)都将贯彻“融合学科”的理念,采取创新的做法。

“过去,很多高校都是以论文等制式指标来评判教授们的表现。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做,必将重蹈传统教育窠臼的老路,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李世玮认为,除了论文,教授们的其他努力和贡献都应该被评论、被认可,例如:教授们在联合指导学生或引入创新教学方法的贡献,科研及教学产生的社会影响力等等。

另外,跨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也体现在物理空间的安排。港科大(广州)将随机分配办公室给教授们。“例如,一个研究智能制造的教授,他的‘邻居’可能是来自社会枢纽的教授,或者是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的教授。他们可以每天在一起交换想法、产生化学反应,最后自然而然地合作、并共同指导学生。”李世玮说。

同时,为了确保学生的研究课题能体现融合学科的思维模式,每位研究生将由至少两位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导师共同指导。在广州校园的师资力量准备就绪后,其中一位导师将是港科大(广州)的老师,另一位导师既可来自港科大(广州)的另一学域,也可来自港科大清水湾校园或其他大学/学术机构。

李世玮强调:“每个学科均有其自成体系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视角,融合学科教育的每一位参与者都需尊重来自其他学科的多元想法,以充分整合思想、集思广益。通过融合学科的学习,学生也能提升自身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目前,港科大(广州)系统枢纽已经在科研活动中探索着跨学科的可能性。例如系统枢纽与广州地铁合作的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不会仅仅局限于运输相关的技术。“我们考虑将乘客的行为研究列入其中,还将调查与地铁站有关的安保、安全和医疗保健问题。这些研究课题将为来自其他枢纽和学域的教授们提供与我们系统枢纽的教授们合作的机会。”李世玮介绍。


1655797149316014.jpg


欢迎基础好、有常识、

具自信的学生申请系统枢纽

从2019年开始,香港科技大学试行“广州先导计划”,试行未来广州校园的跨学科研究及人才培养方式。对于有兴趣申请的同学,李世玮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基础仍然非常重要。语言(中英文)和数学方面要有良好的基础。”李世玮说,另一个要素是“良好的常识”。面试准备是整个申请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李世玮举例说,在面试中,考官通常会问:“你对什么学科感兴趣?”“你的未来规划是什么?”“学生需要在他追求的领域表现出自己的理解和常识,不能没有任何准备就来面试。如果面试学生说‘因为我能考好,我的成绩单一直很优秀’,他将会失去录取机会。”最后,学生需要自信地表达自己,没有信心的人就无法做好研究。“这就是老师们想在学生身上看到的‘心智素质’”。

在未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校园里,互动式的教与学将为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和启发。“不同枢纽和学域都会建设‘创客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项目来学习和开创知识,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课、做作业和接受辅导。”李世玮认为:“我们需要达到一个平衡,让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为社会提供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李世玮教授说:“我们希望港科大(广州)的学生能够成为未来的学术和产业的领军人才,为社会与产业的各个层面带来冲击。”


院长简介

- Dean Introduction -

李世玮教授于1992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博士学位,1993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任教,在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由助理教授升任至讲座教授,近期转任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智能制造学域讲座教授,并兼任系统枢纽署理院长、香港科技大学佛山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及佛山市香港科技大学LED-FPD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等行政职务。

李教授的研究领域覆盖晶圆级和三维微系统封装、LED封装和半导体照明技术、增材制造与3D打印、以及无铅焊接工艺及焊点可靠性。他的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论文集上发表了300多篇技术论文,其中13篇获得最佳或优秀论文奖,而李教授本人也曾荣获IEEE、ASME、IMAPS等三个国际学会所颁发的6项专业奖项。李教授曾与其他专家学者合作撰写了4本微电子封装与组装方面的专书,其中两本已分别被清华大学出版社及化学工业出版社翻译成中文,目前在国内发行。

李教授在相关专业的国际学术组织非常活跃,他曾担任《IEEE元器件封装技术期刊》的总主编、IEEE CPMT学会的国际主席、以及ASME EPPD学会的国际主席,目前正担任《ASME电子封装期刊》的总主编。由于李教授在国际间的成就及声望,他于1999、2003、2008和2013年分别被英国物理学会(IoP)、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 、国际微电子组装和封装学会(IMAPS)评选为学会会士(Fellow)。


    • 请填写相关信息